昨天中午去中興大學,聽紀錄片導演馬躍.比吼跟大學生們講族群歧視這件事。這似乎也是這幾個月來的熱門議題,不過,中興的學生們都很認真在讀書,沒空看報紙、看電視(馬躍語)。所以這麼多族群歧視的消息,他們並不知道。馬躍開頭問了一下學生,能不能先講幾個大家知道的原住民名字?現場一片靜默。一再提示後,有學生迸出張惠妹、莫那.魯道、瓦歷斯,然後還有嗎?.....(我想也許只是害羞,也希望真的是)大多數的原住民傑出人士,無論作家、歌手或運動選手,學生們並不清楚。
昨天的主軸,貫穿著一個很小的議題,「愛別人」、「幫助別人」事先要考慮什麼?這問題好像很笨,去做就對了,不是嗎?當然不是。要不然「愛無敵」就不會常常搞得「殺很大」了。因為,從88風災以來,這個過程當中一直都充斥著不少行動中的誤解與情感傷害。熱心的人,愛心滿滿的人做的事,未必都是好事,動機善良也不直接等同行為正義。長期以來,主流社會的群眾們,一直以自己的想法意念為出發,覺得弱勢者哪來討價還價的權力,有的吃、有得拿就不錯了。更何況,這些土石流,還不都是因為原住民破壞山林、破壞水土才造成的,這種「自食惡果」的邏輯,使得慈濟要求他們若要永久屋,就要承諾放棄山上的家。(以免又回去搞鬼)。簡單講,這是民國百年版的「集團移住」,不同的只是執行單位被BOT給民間,相同的是,主事者皆認為: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。也不去管,文化傳承需要哪一種的土壤,樂觀地想,嗯,叫做「活著就有希望」。
文化傳承,究竟「屬人」還是「屬地」或者「兩者皆是」(還是以上皆非?),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的道理。
但是,顯然將「原住民文化」簡化為大愛村民迎接四面八方觀光客的歌舞表演,是有問題的。這種樣版豐年祭,只會凸顯慈濟對原住民文化的不用功(或者是因為不認為需要用功)。一車車遊覽的觀光客,一下車,你看看,原住民住的多好?還唱歌跳舞嘞。不過,很會唱歌跳舞的原住民還是「吃素」比較好,比較會佛心來著,管你吃肉會不會比較有力氣,所以聽說大愛村並不鼓勵「殺豬拔毛」這野蠻玩意兒。嗯,原住民文化留或不留,還得經過藍衣舍監們的文化濾網。蓋房子給人家住,是不是還有權管到人家祖宗八代去?我相信這是公民社會的台灣,可以開放討論的。莫那能在1989年《美麗的稻穗》一書中,有一首詩叫做〈來自地底的控訴〉,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子寫的:「賜給我們文化村,卻要我們的子女,在那裡慶賀我們的淪亡」。馬躍等朋友所組成的「八八大礙小組」,用影片「愛我就不要再參觀我」,表達了原住民渴望安靜過生活的心聲,不過,慈濟主導的歌舞感恩戲碼卻也未曾斷卻過。一直以來,統治者總是慣用「以番治番」的手段,找幾個聽話的樣版受助戶,搞一場歌功頌德的大會,以資證明那些調皮搗蛋者都是少數,或者,別有目的。(1980年代流行的標籤還有:是*黨派來的、是共匪的同路人等等黑名,胡德夫就是一例)。
這幾年來,我每每看到一堆原住民學生社團,除了忙婚友交誼外,將每年重頭戲放在這種「哪魯灣歌舞之夜」,我就會浮現這句話在腦海迴響。我們還剩下什麼?這種大家都愛的綜藝歌舞究竟是文化傳承?還是刻板再製?年輕人「原皮漢骨」的精神氣質,可以用自己也不懂得「泛原住民歌舞」支撐嗎?沒有了文化脈絡的內涵,失去了根的總體認識,我懷疑,這種扮裝,可以騙自己多久?
從馬躍分享的幾則影片中,學生看到慈濟人以「慈善」之名的暴力,那種一切以我為準的愛,讓人沒得選擇的愛都讓人害怕。既然已經錯誤的聚焦在「研究研究慈濟」,大家逐漸從阿公、阿嬤參加慈濟開始暖場。國立大學的學生,上課發言好像比較勇敢,不同學生丟出兩個議題似是而非的議題:1.慈濟人有好有壞,端看你在意的是哪一面?我提醒學生,這說法不全對,因為在大愛台,你是看不到慈濟「壞」的那一面的,這是資訊壟斷與不對秤,你根本無從得到充分的「壞」資訊。但看事情的確不要二元簡化。2.為啥助人的人要反省這麼多,那些被幫助的人,他們也應該自問自己有沒有站在助人者的立場想一想?以免以後人家不願意再捐助你。學生舉了一個譬喻,爸媽跟子女常會有衝突,但父母都是一番好意,作子女的要替父母立場想一想。
我同意大多數父母多是出自善意,但無法同意「於是他們都是對的」。我提醒他們,「爸媽」、「子女」,「捐助者」、「受著者」、「資本家」、「勞工」,它們並不是站在「平等」對話的社會位階上。在這個不對等的天秤中,資本家也常用這種口號,跟勞工們講,加班是為了你好,你看你加班,我還會多付錢給你,你應該要知足。(於是富士康的勞工跳了,竹科工程師過勞死了)。父母也是這樣不是嗎?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。但是,資本家可以用減薪、解聘,父母可以用不給生活費、禁足當作談判跟威脅的籌碼,但另一方擁有什麼?自我放棄主體性及階級立場,一句話馬上站到資方的邏輯去,只會讓強勢者認為自己是對的,是不必改變的,於是形成了社會的穩定。
歷史的經驗,一再地告訴我們,顯然,不經過對抗,強勢者的權力是不可能自我閹割的。不少子女的個人權利,也是經過家庭革命才掙來的,不是天上掉下來的。抗爭不是壞事,抗爭是一種教育,打破單一價值思考的教育。
晚上,聖文開車,於是就跟著他們倆,到清大社會所去,跟一些研究生們討論類似的問題。馬躍用3部第一代原民會的形象廣告,要在場學生們挑出毛病,於是大家集體陷入了字字斟酌、句句推敲的陰謀世界。影片在仔細剖析下,的確有很多可議的意識型態被抓包出來。但是,我想更可議的,應該是影片的製作單位,還是原住民自己。換句話說,是原住民(還有他引用資料的人類學家)建構了一個自我神秘化、矮化的客體地位。這種結果,是因為審查機制把關所造成的結果嗎?(因為它們都通過了學者專家的審查),或者是,原住民已經習慣了漢人的眼睛去看事情?但因為它涉及到公視與原民台的複雜問題,所以,更是一言難盡。
下午在中興的速食店,我們一同看了學生晚上想要提問的原住民自治的議題。學生的題目很多,也很大,大到我自己都無法回答。可能需要幾十本碩博論才能釐清。問題的多樣化,已經超越了馬躍是紀錄片導演,這樣的角色屬性。我們都有點認為,把馬躍當成原住民代表,全知的針對每一個議題發言實在是有問題的。他管的實在沒那麼大。
在複雜多樣的問題下,我們更發覺,關於當前的「民族自治」,其實大家多半沒有前因後果的脈絡,沒有版本的脈絡,沒有族群各異的脈絡。所以,老實說,我們不確定彼此是否有著共同的「自治」概念與想像。畢竟,往下深究,回到法條層次,每一個法條描述,在現實生活中,都是一個有機的連動體系,牽一髮動全身。(待續)
昨天的主軸,貫穿著一個很小的議題,「愛別人」、「幫助別人」事先要考慮什麼?這問題好像很笨,去做就對了,不是嗎?當然不是。要不然「愛無敵」就不會常常搞得「殺很大」了。因為,從88風災以來,這個過程當中一直都充斥著不少行動中的誤解與情感傷害。熱心的人,愛心滿滿的人做的事,未必都是好事,動機善良也不直接等同行為正義。長期以來,主流社會的群眾們,一直以自己的想法意念為出發,覺得弱勢者哪來討價還價的權力,有的吃、有得拿就不錯了。更何況,這些土石流,還不都是因為原住民破壞山林、破壞水土才造成的,這種「自食惡果」的邏輯,使得慈濟要求他們若要永久屋,就要承諾放棄山上的家。(以免又回去搞鬼)。簡單講,這是民國百年版的「集團移住」,不同的只是執行單位被BOT給民間,相同的是,主事者皆認為: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。也不去管,文化傳承需要哪一種的土壤,樂觀地想,嗯,叫做「活著就有希望」。
文化傳承,究竟「屬人」還是「屬地」或者「兩者皆是」(還是以上皆非?),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的道理。
但是,顯然將「原住民文化」簡化為大愛村民迎接四面八方觀光客的歌舞表演,是有問題的。這種樣版豐年祭,只會凸顯慈濟對原住民文化的不用功(或者是因為不認為需要用功)。一車車遊覽的觀光客,一下車,你看看,原住民住的多好?還唱歌跳舞嘞。不過,很會唱歌跳舞的原住民還是「吃素」比較好,比較會佛心來著,管你吃肉會不會比較有力氣,所以聽說大愛村並不鼓勵「殺豬拔毛」這野蠻玩意兒。嗯,原住民文化留或不留,還得經過藍衣舍監們的文化濾網。蓋房子給人家住,是不是還有權管到人家祖宗八代去?我相信這是公民社會的台灣,可以開放討論的。莫那能在1989年《美麗的稻穗》一書中,有一首詩叫做〈來自地底的控訴〉,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子寫的:「賜給我們文化村,卻要我們的子女,在那裡慶賀我們的淪亡」。馬躍等朋友所組成的「八八大礙小組」,用影片「愛我就不要再參觀我」,表達了原住民渴望安靜過生活的心聲,不過,慈濟主導的歌舞感恩戲碼卻也未曾斷卻過。一直以來,統治者總是慣用「以番治番」的手段,找幾個聽話的樣版受助戶,搞一場歌功頌德的大會,以資證明那些調皮搗蛋者都是少數,或者,別有目的。(1980年代流行的標籤還有:是*黨派來的、是共匪的同路人等等黑名,胡德夫就是一例)。
這幾年來,我每每看到一堆原住民學生社團,除了忙婚友交誼外,將每年重頭戲放在這種「哪魯灣歌舞之夜」,我就會浮現這句話在腦海迴響。我們還剩下什麼?這種大家都愛的綜藝歌舞究竟是文化傳承?還是刻板再製?年輕人「原皮漢骨」的精神氣質,可以用自己也不懂得「泛原住民歌舞」支撐嗎?沒有了文化脈絡的內涵,失去了根的總體認識,我懷疑,這種扮裝,可以騙自己多久?
從馬躍分享的幾則影片中,學生看到慈濟人以「慈善」之名的暴力,那種一切以我為準的愛,讓人沒得選擇的愛都讓人害怕。既然已經錯誤的聚焦在「研究研究慈濟」,大家逐漸從阿公、阿嬤參加慈濟開始暖場。國立大學的學生,上課發言好像比較勇敢,不同學生丟出兩個議題似是而非的議題:1.慈濟人有好有壞,端看你在意的是哪一面?我提醒學生,這說法不全對,因為在大愛台,你是看不到慈濟「壞」的那一面的,這是資訊壟斷與不對秤,你根本無從得到充分的「壞」資訊。但看事情的確不要二元簡化。2.為啥助人的人要反省這麼多,那些被幫助的人,他們也應該自問自己有沒有站在助人者的立場想一想?以免以後人家不願意再捐助你。學生舉了一個譬喻,爸媽跟子女常會有衝突,但父母都是一番好意,作子女的要替父母立場想一想。
我同意大多數父母多是出自善意,但無法同意「於是他們都是對的」。我提醒他們,「爸媽」、「子女」,「捐助者」、「受著者」、「資本家」、「勞工」,它們並不是站在「平等」對話的社會位階上。在這個不對等的天秤中,資本家也常用這種口號,跟勞工們講,加班是為了你好,你看你加班,我還會多付錢給你,你應該要知足。(於是富士康的勞工跳了,竹科工程師過勞死了)。父母也是這樣不是嗎?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。但是,資本家可以用減薪、解聘,父母可以用不給生活費、禁足當作談判跟威脅的籌碼,但另一方擁有什麼?自我放棄主體性及階級立場,一句話馬上站到資方的邏輯去,只會讓強勢者認為自己是對的,是不必改變的,於是形成了社會的穩定。
歷史的經驗,一再地告訴我們,顯然,不經過對抗,強勢者的權力是不可能自我閹割的。不少子女的個人權利,也是經過家庭革命才掙來的,不是天上掉下來的。抗爭不是壞事,抗爭是一種教育,打破單一價值思考的教育。
晚上,聖文開車,於是就跟著他們倆,到清大社會所去,跟一些研究生們討論類似的問題。馬躍用3部第一代原民會的形象廣告,要在場學生們挑出毛病,於是大家集體陷入了字字斟酌、句句推敲的陰謀世界。影片在仔細剖析下,的確有很多可議的意識型態被抓包出來。但是,我想更可議的,應該是影片的製作單位,還是原住民自己。換句話說,是原住民(還有他引用資料的人類學家)建構了一個自我神秘化、矮化的客體地位。這種結果,是因為審查機制把關所造成的結果嗎?(因為它們都通過了學者專家的審查),或者是,原住民已經習慣了漢人的眼睛去看事情?但因為它涉及到公視與原民台的複雜問題,所以,更是一言難盡。
下午在中興的速食店,我們一同看了學生晚上想要提問的原住民自治的議題。學生的題目很多,也很大,大到我自己都無法回答。可能需要幾十本碩博論才能釐清。問題的多樣化,已經超越了馬躍是紀錄片導演,這樣的角色屬性。我們都有點認為,把馬躍當成原住民代表,全知的針對每一個議題發言實在是有問題的。他管的實在沒那麼大。
在複雜多樣的問題下,我們更發覺,關於當前的「民族自治」,其實大家多半沒有前因後果的脈絡,沒有版本的脈絡,沒有族群各異的脈絡。所以,老實說,我們不確定彼此是否有著共同的「自治」概念與想像。畢竟,往下深究,回到法條層次,每一個法條描述,在現實生活中,都是一個有機的連動體系,牽一髮動全身。(待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