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

原民台不該是垃圾台 應是最有特色的電視台

2006.4.23 馬躍‧比吼 / 舞賽‧古拉斯

原住民電視台於民國94年7月1日成立,原住民社會一片叫好,因為第一次我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傳播媒體,因此對原民台關心與期望也就相當多,大家都希望能藉由此一傳播媒介,傳承原住民文化,提升原住民社會地位,但是,很多朋友卻告訴我們:「不是沒有轉到原民台看過,但是就是沒有耐性停在那裡花時間看。」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,難道原民台節目對自己族人都沒有吸引力嗎?

原民台成立的目的是為傳承原住民文化教育,保障掌握媒體發聲權和議題詮釋權,扭轉原住民資訊弱勢、詮釋權旁落、族語及文化流失的困境,為了實踐這個目的,原民台必須掌握節目的主體是「原住民」,在節目製作上力求符合原住民社會需求。然而,當我們檢視原民台的節目,卻與設台的理想相去甚遠。

原民台成立以來,播出了許多節目,但是整體看來,除了新聞節目中,我們看到部分記者上山下海,真的做到貼近部落,親近族人,傳遞在地真實的聲音,每天跑出「獨家新聞」,稍稍滿足原住民的需求外,其他節目內容都似曾在三立、東森或是八大電視播出的節目,老脫不了主持人上山下海、介紹奇風異俗或是唱歌跳舞,把原住民當作猴子或是小丑。也就是說,在原住民電視台播出的節目,從主題、概念到製作方式,仍是繼續複製其他電視台對原住民刻板化的印象,傳遞的是主流社會漢人的觀點,完全違背了成立的目的。會造成這樣的結果,絕對與主事者,也就是原民台得標廠商—東森電視的態度有關。

首先,得標廠商—東森電視在原民台規劃自製的節目有相當大比例是棚內製作的節目,這種製作方式小朋友都知道是最省錢、最省力的方法。

一般而言,棚內節目有包括新聞性、政論性、談話性、音樂性、戲劇性或是歌唱表演的綜藝節目等等,所以,即使是棚內製作,節目型態仍可以很多元。而原民台自製的節目如「原住民出列」、「原氣健康」、「教育回歸線」、「那魯灣之聲」、「山林深呼吸」等,都是棚內製作,但卻清一色都屬談話性節目,不僅制式而無味,且邀請來賓多局限於台北部落,山上的、部落的聲音,最多出現在call in,且通常是打不進來,而且是要自付費,甚至有些節目是內容是與主題不相符。例如「山林深呼吸」節目,標榜的是「原住民與山林的互動及親密對話」,所以應是帶領觀眾一起走進部落、走進山裡,去擷取祖先的智慧,藉此開展觀眾多元的視野,提升其多元文化素養,但是在棚內虛擬的部落裡,「獵人」卻是台北人,讓觀眾看他們在棚內打獵。這種節目製作方式脫離了原住民的生活,是台北獵人吹著冷氣的純想像,與真實的原住民是有距離的。這是得標廠商節省成本的結果,他們不需要看天氣、不需要出人力,省下來全給東森電視。

而棚內節目又可分Live及預錄兩種。Live節目多以議題為導向,如政論性節目,或是節目有時效性,有即時播出需要,如新聞節目,但原民台節目中,「原氣健康」和「教育回歸線」屬Live節目,製作經費高出預錄節目許多,而這兩個節目討論的並非與原住民攸戚相關的政策或時事,也並沒有時間的壓力,採Live方式製作,是否圖利廠商,不無疑問。

其實棚內節目用心做也會有好節目,端視製作人用不用心,尤其原住民各族文化特色,都可以讓節目豐富多元,絕對可以和別人不一樣,成為真正的台灣第一,亞洲第一。遺憾的是,原民台許多節目經常落入菁英式的思考,且仍舊跳脫不了主流社會漢人的觀點。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根志優主持的「那魯灣之聲」節目製作一系列「原住民第一」內容為例,邀請的來賓是第一個政府高官、第一個博士、第一個校長,這種「第一」的概念是漢人的概念,是菁英式思考,因為對排灣族、泰雅族、布農族而言,獵到熊、山豬才是真的「第一」,對達悟族和阿美族而言,能夠勇敢挑戰太平洋,潛水潛到背上長青苔,就是「第一」。換句話說,「那魯灣之聲」的「第一」不是原住民的「第一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根志優所主持的「那魯灣之聲」同樣是棚內節目,每集邀請一至二位來賓,但是每集製作經費達12萬元,高出其他棚內節目製作費(7至9萬)許多。而根是「原住民」,身兼多職,不但原民會在媒體政策上對其仰賴甚多,也是行政院原民會頒獎的「對原住民社會有功人士」,同時他還擔任原民台「原住民電視節目甄選暨審議小組」委員,在原民台不僅是節目主持人,原民台也向他買了不少節目,豪不避諱地「球員兼裁判」,是檢查原民台病灶時不可忽略的人物。同時「根氏風格」也影響許多媒體後進。

另外,有關原民台外購及重製節目問題,根據東森電視所提「原住民委員會95年度原住民電視節目製播」製作經費概算表,節目代購經費計1千522萬元,約占製播經費的10分之1,所占比例相當龐大。

既有千萬經費可購片,應該購置經典節目影片,同時購買原住民製作的片子,以鼓勵原住民紀錄在地聲音,及參與原住民的文化傳播工作,但很可惜,得標廠商購買的影片來源不是公共電視、廣電基金會,就是東森電視自己過去播出的舊片,而且完全不經篩選,只要內容涉及原住民,不論有沒有扭曲、歧視,全部廉價照單全收。這種做法就像是把原民台當作「垃圾台」,同時也是把觀眾當作垃圾桶,無視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社會責任,如此也突顯得標廠商作這種便宜的買賣,態度上是懶惰和歧視原住民的。

例如,原民台播出民視製作的「經典爛片」「雙喜臨門」。主持人白冰冰、陽帆邀請原住民到節目中唱歌,原住民穿著傳統服飾,但是唱的卻是閩南語流行歌曲,評審也多為非原住民,儼然把原住民當小丑,去娛樂民視的觀眾。這個節目曾被媒體觀察基金會批評是消費原住民,是一個嚴重帶有族群歧視的節目,但是在原住民的專屬頻道播出,二度傷害原住民;更可恨的是,這個節目竟是行政院原民會94年度委製的電視節目,原民會花原住民的錢讓民視欺負族人,情何以堪。

另外一個「經典爛片」是「台灣行腳」之「植物百科」。這是東森電視製作的影片,內容是介紹植物生態,不僅與原住民無關,且音質、畫質比原民台自製節目還差,是一個沒水準的節目,但是東森買來在原民台播出,顯然是購片來充購片時數,不僅輕易就賺到了原民台的製播經費,更把垃圾全都倒進了原民台。

原民台既是原住民的電視台,就應以滿足原住民社會需求為優先,所以即使是挑了在主流社會得獎的影片來播,也不見得是對的。例如「風中緋櫻」,本片雖獲金鐘獎,但如果在原民台播出,對事件相關的族人是一種傷害,因為片中的角色、語言是錯置、紊亂的,對歷史的解釋也是扭曲,原民台應該要有能力分辨是非。

換句話說,購置影片不必然一定是得獎的影片,也可以是與原住民不相關的,只要是內容具有教育或娛樂的功能和意義,相信對原住民都是有益的。最理想則是購置原住民製作,且具有原住民主體性、自我觀點清楚明確的影片,這類影片或許音質、畫質不是最佳,但是意義在鼓勵原住民紀錄在地文化與聲音,並參與原民台的節目製作,原民台也能從中挖掘原住民媒體人才。

政府每年編列預算挹注原民台,希望能達到發揚原住民文化、傳承原住民族語言,立意原是良好的,但是從去年7月1日開台迄今,投入經費約5億元,政府投入這麼多經費,都是納稅人的錢,但是原住民得到了什麼?當主事事者只考慮政治與商業利益,原住民只能大嘆這是一個垃圾台,從此不會再看,而如果連原住民都不願意看,那麼漢人更不可能去看。如此,政府每年花費龐大的支出,且都是老百姓的納稅錢,不僅是嚴重的浪費,更會陷原住民於不義,讓非原住民再次質疑社會的正義與公平。

東森電視是國內重量級的媒體集團,時時標榜關懷原住民,不管是送書到蘭嶼,邀請原住民小朋友訪101、訪巨蛋,都強調關懷原住民兒童教育是東森的使命,是回饋社會,但是一年做「兩三天」的公益,卻「每天」做廣告行銷自己的公益形象,甚至把東森製作的「向原住民學習」形象廣告,拿到原民台播放,占盡原住民便宜。

東森媒體集團真要展現對原住民的關懷,應該從「每天」認真製作原民台節目開始做起,而非處處考量如何從這裡獲得更多的商業和政治利益,犧牲掉原住民的傳播權益,更剝奪廣大的閱聽大眾正確認識原住民的機會,這將會是台灣最大的損失。期望東森電視省思集團本身的使命,也正視作為媒體的社會責任。

原住民電視台是台灣第一個原住民電視台,社會各界對它的期待甚高,因為在一個小小的島嶼上,有這麼多原住民族群,每個族群都擁有它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語言,這個傳播媒介應該傳播台灣這塊土地族群、文化豐富多元的面貌,讓台灣發光,成為最有特色的電視台,原住民更可因此昂首闊步,為自己所擁有的文化而驕傲。但是要實現這個理想,除非記取歷史的教訓,拒絕重複過去的錯誤,必須尊重原住民表達自己的權力,否則原住民永遠會是「他者」,而不是「我」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